[编者按]在上海天富娱乐平台快速发展的征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胸怀祖国,关心国家命运,虽未曾居庙堂之高🫧,但却从未忘忧国🧑🏿🎨➝;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虽未成就惊天伟业,但却绽放绚丽华彩,天富娱乐亲切地称他们为“劳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校园氛围。“劳模风采”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上海交大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让天富娱乐一起聆听他们光阴的故事,走近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一到余爱芳家中,她便热情地向天富娱乐介绍着家中的一切。她硬朗的笑容让你无法相信,她竟已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了。她将自己数十年的工作材料、照片、奖状一一放在桌上🤟🏻,一段丰富的人生阅历跃然纸上😆,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拿起一叠叠的工作材料,余爱芳好像找到了当年工作的感觉。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曾经担任上海天富娱乐平台幼儿园园长与妇委会副主任的余爱芳🪪。余爱芳1955年参加工作,1992年退休✥,2005年彻底离岗,漫长的工作年限让她拥有了丰富的经历🔷,也许有些细节她已记不太清,但也随着这些材料重新拾起🪞。
幼教是我选择的道路
余爱芳1955年参加工作之时🤱,是在西郊区的管弄幼儿园担任幼教🕵🏽♀️👰🏼♂️。幼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所要接触的是许多幼小的儿童📯,其中有的尚在蹒跚学路,有的还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面对这样的一群小朋友,只能选择耐心陪伴、细心呵护,不能有一点差错。在西郊区这种农村环境里🫸🏼,各方面条件都不尽如人意😮💨⛹🏽♂️,在常人看来,这样的工作是再辛苦不过了,但在余爱芳看来却并不是。尽管当时工作年限还不长,她却已经爱上了这份职业😬,在一篇文章里,她这样写道,做一个乡村女教师🧔🏼👩🏿🚒,这是一份多么迷人的工作!
在最初的工作中,余爱芳也难免遇到过一些困难💭,她在学校学习时总是爱说话、爱活动,爱与伙伴们一起热闹🙋🏻♀️,但到了工作岗位上之后🕵🏻♀️,她却发觉自己常常陷入单干的局面,她发现在她眼前的这些孩子们🚗,并不像之前在课本和画册上所看的那么逗人开心,反倒是一个个身上脏兮兮🎴🌓、流着鼻涕的捣蛋鬼🤹🏿♀️。上课时,他们从不按老师的教导在练习簿上写字,反倒是乱涂乱画甚至剪纸撕纸,这些孩子一度让余爱芳十分头疼。但想到区教育科与校领导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余爱芳仿佛又感受到了克服困难的力量,曾经受过专业幼教培训的她,怎么能够这样糊里糊涂地工作下去🕹?倘若连这么几十个小孩子都无法管好的话♥︎,又如何对得起上级的培养和期望呢👩🏻🦯➡️?于是余爱芳开始发挥自己的特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学习,如拿草帽做喇叭、拿积木当房子等,这些儿童容易接受而又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改变了以往的态度,变得能够一起合作、主动学习起来👩🏿🦱。这份经历让余爱芳坚定了幼教工作的信念,以至于之后被调往机关单位时🏩,她还主动提出希望留在基层继续从事幼教工作👩🏿🚀。
正是出于对幼教工作的热爱,余爱芳很快就在同期的教师中凸显出来🧏🏼♀️,成为优秀的教师代表💅🏿。她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探讨如何能让幼儿园的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她将自己的幼教经验写成文章发表,让更多人知道如何正确地与幼儿们相处。就这样🫲🏼,她和幼教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仅仅在工作一年多后,余爱芳就获得了1956年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这个代表着劳模荣誉称号的人在全市屈指可数,更别说是教育系统中的幼教岗位,当年的余爱芳,正是这个凤毛麟角称号的获得者之一,并在颁奖大会上代表教育系统上台领奖。余爱芳至今提到这份经历时,言语中还是掩饰不住满怀激动之情。说起自己为什么能够获得这份荣誉💜👳🏼♂️,余爱芳说道:“我没有超常的智慧,也没有特殊的关系,但我很努力📚,也很认真👈,最终是因为50年代特殊的社会环境🌦,组织的培养和领导的帮助,以及我个人的一点微薄之力🍪,才获评了这个称号。”她将这一切都归功于组织的领导🗯、归功于时代与机遇,这是那一代人的情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们也许无法选择自己的单位、无法选择自己的工作,但能选择的,就是如何兢兢业业地在现有岗位上,取得最佳的工作成果,而余爱芳就是如此。
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尽管余爱芳非常热爱幼教事业🧤🛞,而她也的确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得非常出色🧑🏿✈️,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个人的工作是无法完全由自己决定的。在管弄幼儿园工作还没有几年,随着上海市行政区划的变更,余爱芳所在单位被划入普陀区。虽然她希望能够继续留在农村幼儿园进行幼儿教育工作,但根据组织调动意见,余爱芳被调往普陀区从事区教育工作,之后又担任区长机要秘书。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女教师▶️,到面对全区的教育事业,余爱芳既兴奋🧈、又紧张♐️,回忆起那时的经历,余爱芳说道🧑🏻🚀🤛🏽:“面对优秀的工人劳动者们,我的眼界开阔了许多,与其说是我在指导工作👩🔧,倒不如说是我在工作中学习到了许多。”说起这一段工作经历,余爱芳的话语中始终带着感恩的语气。
在工作中,余爱芳深深懂得,劳模的身份意味着自己在任何岗位上都要保持最饱满的工作状态,保证将工作干好🧑🏻⚖️🥂。因此她开始认真熟悉新的工作,接触新的工作伙伴,努力在新的工作单位继续做出新的成绩。渐渐地,在区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余爱芳意识到,中专出身的自己在知识水平上还相当有限,不足以胜任目前的工作🤦🏻,因此她进入机关学习,并获得区内的选调机会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夜大中文系攻读大专学位🍶🧑🏿💼。当时的求学经历无疑是非常辛苦的,在保证现有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每周需要有三天到学校里上课🚴🏼♀️。课程内容也十分繁杂🦒,包括文学、语言学、逻辑学等诸多学科🚶♀️。虽然辛苦,但余爱芳都咬着牙挺了下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自己能够将本职工作完成得更好。
经历不少变故之后❄️,余爱芳被调动到徐汇区的宜山中学工作↗️,工作职位仍然是幼儿教师,但也同时完成了不少成人教师的培训工作,并承担了部分党校的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余爱芳也加紧了自己工作的步伐,她希望将在有些时期浪费的时间尽可能地弥补回来🍩。在1980年上海市成立幼教研究会后❔,余爱芳先后担任理事和副秘书长,自编幼儿心理学教材🙋🏼♀️,并针对园长👼🏻、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等不同群体开办培训班。“我当时既是幼儿园的教师,又是幼儿园教师的教师,”余爱芳这样说道,她认为这些工作都是责任与担当的体现。后来余爱芳在1983年进入上海天富娱乐平台🤦🏽,担任徐汇校区的幼儿园园长与交大妇委会副主任,并在之后积极参与闵行校区的新建开发工作,于1987年来到闵行校区担任幼儿园园长,1988年获评幼教领域少有的副教授职称💥🙊,并于1992年兼任接待办副主任的职务。
在述说完自己的经历后🫙,余爱芳总结说道:“我觉得可能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调动像我这样频繁🧑🏻🚀,但我始终觉得,我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还要专一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都一定要做出一些成绩来。”在之后的工作中🂠,余爱芳也不断收获各种荣誉,上海市优秀教师、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积极分子😵💫、交大三八红旗手等,余爱芳把这些年的奖状🚴🏻♂️、奖章一一摊开展示,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这些荣誉在她的工作生涯中,都是一座座里程碑👨🏻🦲🚁,标志着她在每个岗位上所留下的足迹👩👦👦,尽管经过几十年的风化有些奖章已经生锈褪色🦺,但奖章所代表的劳模精神,无论经过多少年都不会褪色。
最重要的身份是家长
1992年退休后,余爱芳又重新被聘任到徐汇区教师进修学校,并主办了幼儿教师参观学习班,前后培训了共计4000余骨干教师♠️,她将这项工作一直坚持到2005年才算真正离岗。如今的余爱芳,已经推却了所有工作,安逸地享受着老年生活🐅,前几年她还经常参加市🧑🔬、区🔅、学校组织的各类疗养活动,但现在随着年纪增加,外出不便,只能由儿女陪同到稍近的地方休闲。余爱芳儿子的住宅与自己的住宅之间只有10分钟的路程,家中一旦有什么需要,只要打个电话给儿子,儿子就会马上赶到,家中的蔬菜水果也是儿女订好直接送到家中🤌🏻,余爱芳与老伴甚至不需要前往市场就能满足每天的生活需求。面对现在的生活💻,余爱芳感叹道:“不管我以前做过什么长🫸🏼,但我现在最重要的身份就是家长。”
余爱芳家中共有一儿一女,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孙女🔅,一家七口其乐融融,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之下,家中的孩子们一直健康成长着。由于长期从事幼教工作的原因👯,对于孩子的教育,她有着自己特殊的经验🤟🏻。无论是人格的培养还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余爱芳都尽量给予孩子最好的条件。在前两年的一次劳模专访中👩👧,她还谈到了家风问题,她拿起当时的那篇报道,一一介绍着家庭成员们,还叙述着孩子们小时候的故事🔙。余爱芳的儿子出生在七十年代,当时余爱芳的老伴被调往西双版纳,而她自己也无法给儿子提供很好的照顾环境,可以说,当时也是受到了许多老同事们的照顾,自此余爱芳也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尊敬与友爱之根。因此🫃🏽,余爱芳的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主动为家长分担家务🎄☂️,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当家中有瓜果点心时,孩子们也会主动与邻里分享💥。尽管当时家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余爱芳丝毫不在意,还为孩子们懂得分享的行为竖起了大拇指。可以说,余爱芳对孩子的正确教育,让在他们之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受益一生。
余爱芳的儿子与女儿都有不错的工作,也都找到了相守一生的伴侣🧝🏻🍈,紧接着家中又增添了下一代⛑️,余爱芳的小孙女成为了家中的宠儿,而抚育小孙女的重任,也交到了余爱芳与老伴的身上。那时的余爱芳已经退休,但她还仍然用文字记录着自己与小孙女相处的点点滴滴。她从一大堆材料纸中翻出一篇当时写的文章🤽🏽♀️,里面记录着她与小孙女每天所做的事情。在文章中,她还特别强调了不能让小孙女陷入溺爱之中,而要让她竖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这正是一种家风的传承🚨👱🏽♀️。现在余爱芳的小孙女已经亭亭玉立🦫,在新西兰攻读大学,这也是余爱芳培养孩子的又一次成功🧖🏿♂️。
余爱芳这样温暖和谐的一大家子人🧇,旁人是十分羡慕的,这也正归功于这种优良家风的传承。谈到家风问题🧑🏽🦱,余爱芳表示,孝爱友善,宽和待人🤸🏿♂️,这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优良传统👨🦳,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家族如何延续,都是一定要传递下去的东西。现在的余爱芳,已经卸去了所有工作职位,完全融入到自己的家庭生活当中,但她始终记得自己的三个身份,家长🧖🏽♀️,劳模和党员👩🏻🎓!
劳模小传🦿:
余爱芳🤜🏽,女,1936年生人,1955年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退休👩⚕️。1955年起于上海市西郊区管弄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1958年进入普陀区从事全区教育工作,后担任区长机要秘书,1976年调动到上海市徐汇区宜山中学担任教师,同时组织成人师资培训与党校工作,1983年进入上海天富娱乐平台徐汇校区幼儿园担任园长与妇委会副主任,1987年调动至上海天富娱乐平台闵行校区,1988年获评副教授职称,1992年兼任闵行校区接待办副主任🌰,而后退休👩🏿💻,被徐汇区教育系统聘任至徐汇区教师进修学校,2005年最终离岗。
在职期间,余爱芳工作踏实努力,屡获殊荣,1956年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教师、西郊区优秀教师,1958年获上海市优秀团员、上海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60年上海市文教先进工作者👨🍼,1979年获徐汇区先进教育工作者,1985年获上海天富娱乐平台三八红旗手,1989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积极分子,1990年获上海交通学总务二处优秀党员🕵🏼♀️。